2021-08-01 105
說到陽氣流失,陽盡而亡,大家是不是一下子就比較緊張、比較擔心了?這可以理解,所謂“陽氣者若天與日”,這若天與日的陽氣對于人來說確實很重要。
我們也說過,像溫暖、運動、呼吸、心跳、思考等各項生理、生命活動都依賴著陽氣。過去我們也具體講了一些陽氣的作用,今天再來說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陽氣蒸化水”的作用。
在說這個作用之前,咱們先跳出外風內寒這個話題,來聊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咱們來單純聊聊“水”,我們知道水很重要,人每天都要喝水,有事沒事就得拿著杯子往肚子里灌水,離了水就活不了。那大家有沒有想過,人為什么要喝水?有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人為什么要喝水?這水不咸不甜的,為什么人就離不開它?
我們在一開始學習圓運動時,說我們每個人,生命最初的模樣,就是一團陰陽未判的祖氣,是這團祖氣一點點發育成了整個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最初都是天地陰陽氤氳而來的,像《易經》說的:“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蓖瑢W們,生命的本質就是一團相交的陰陽,而所有生命追根溯源就是由天地的陰陽交合形成的,用彭子益老師的話說就是“天地萬物,經過陰陽交合成了中氣之后,便成生物個體”。
但你們知道嗎?天地的陰陽其實是沒那么容易相交的。陰陽自己想不想相交,這不好說。但我們都知道,陽性炎上,陰性親下,所以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陰陽,那么它們是不會相交的。陽會一窩蜂地跑到上面去,陰則會全部聚到下面來,它們是走不到一塊兒去的。大家不要看生活中陰陽相交的現象很多,你們知道嗎?就目前科學家所探索到的所有消息來看,整個宇宙中恐怕只有我們地球上的陰陽是相交的。換句話說,陰陽不交其實是一種常態,就是因為陽升陰降的本性。遠的不說,就拿離我們最近的月球來說,月球上同樣有太陽光照射進去,月球上也有石頭、各種物質、各種元素,很明顯它也是有陰有陽的,但月球上的陰陽就是不相交的。來源于太陽的陽氣照射到月球表面后,隨即就直接往上升,而月球上面的陰質一直沉降在下,陰陽根本就沒法走到一塊兒。
陰陽不交,也就不會形成陰陽混沌不分的祖氣,自然也就產生不了生命。這也就是科學家在月球、火星上找到了氫、碳、氧、氮等種種可以構成生命的元素,卻無論如何都找不到任何生命體,哪怕是一個最簡單的細胞體的原因。因為陽升陰降的本性,陰陽本身是走不到一塊兒去的,所以要想它們相交,就必須有一個可以讓它們湊到一塊兒的媒介,那么有沒有這樣一個可以讓陰陽得以相交氤氳的“媒婆”呢?很榮幸地告訴大家,有。而且只有我們地球上有,這個媒婆就是“水”。
水可以說是陰陽之間、五行之外的物體,它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遇熱能化氣而升,遇冷能凝液而降,它跟直升、直降的陰陽不一樣,是既能升又能降的。因為又能升又能降,所以水能夠周旋在陰陽之間,成為交通陰陽的媒介。
水受熱化成水蒸氣往上騰,騰到了天際遇冷會凝化成小雨滴,雨水一邊滴滴地下,一邊就順帶把天上的陽氣給承載在里面,然后把它帶了下來。天之陽氣因雨而下走,這就是傳說中的“天氣下為雨”。雨水沖刷到大地,便一下子覆蓋了地表上的所有陰質,陰質不斷被溶解在雨水中,然后隨著水受熱而升,便一塊兒往上升而為云。地之陰氣化云而上走,這就是傳說中的“地氣上為云”。水通過升云降雨,讓天上的陽氣升極可降,讓地下的陰質降極可升。陽升而能降,陰降而能升,這樣通過水這一番云雨,陰陽便能在天地之間交合到一塊。這一交合就在天地之間(地面之際)形成了一大團陰陽混茫不分的中氣。
這團中氣接著就化生為地球上的種種生命,正如彭子益老師說的:“純陽無氣,純陰無氣,陰陽交合,乃能成氣。大氣者,陰陽已經交合之氣。陰陽交合之中點,稱曰中氣。中氣者,生物生命之所出,而密不于地面之際的也?!?/span>
大家能聽得懂嗎?陰陽本身是不相交的,必須要依賴水這個可升可降的媒介才能交到一塊兒去。有相交,才有中氣,這也才有了生命,這就是水被稱為生命之源的原因,這也是現代科學家努力想在宇宙中其他地方找到水的原因。有水就意味著陰陽可以相交,也就意味著很可能有生命。不過很可惜,至今為止,除了地球,人們還沒有在別的地方發現哪怕一滴水。天地陰陽在水的周旋下,相交于地面之際形成一大團中氣,從本質看,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由這團中氣變化而來的。
就拿我們人來說,我們每個人其實就是從這一大團祖氣中獨立出來的一小團陰陽。地球這團中氣就像一個大面團,我們就是從那上面扒拉出來的一個小疙瘩。這一小疙瘩里面的陰陽,通過天地中氣,生命之本升降化生出一片獨立的天地,一點點變成了我們現在這個個體??傆幸惶?,我們這方獨立的小天地會徹底毀滅,里面的陰陽便重新回到地球這大團中氣里,這就是生與死的本質。大家能理解這意思嗎?從地球這團中氣獨立成個體,那就是生;回去融入中氣里,那就是死。生死其實就是這么簡單,就跟掐面團似的。
所以小水牛不才,我總覺得人生不必過分較真,也不必過分計較生死。不用因為死亡而難過,當你因為呱呱落地的新生兒而歡喜時,就應該坦然笑著死去。道理很簡單,地球上的水就那么多,形成的中氣也只有那么多,你不死,我也不死,大家都把這團面團分完了、占完了,那以后哪還有中氣可以化生新生命呀?所以人都得死,不能老霸占著自己這小團疙瘩不放,得回到天地間,重新被按扁捏成新的形狀、新的生命,要不然這個世界就不會有新生命誕生。所謂“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生死有輪回,不死則不生,不生則不死也”。
從某種角度看,生命其實是無所謂生、無所謂死的。我們死了,我們人體這團陰陽回到天地間去,融入天地的中氣去,接著再重新變成新的生命。所以我們其實是不會死的,所謂的死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活著而已。天地之間的這團中氣就那么多,人死了,現在屬于人的這團小中氣、這點陰陽就歸還給天地,然后這一小團中氣通過運轉它會化生為新的生命,可能變成一只豬,可能變成一頭牛,也可能變成一棵小草,也很可能跟這輩子最心愛的另一半的那團中氣合在一塊變成一棵情人樹。然后等這些豬、牛、樹死了,那這些生命的中氣就又回到天地之間,然后通過運轉接著變成別的生命。所以大家看,生命是不是生生不息、一直延續下去的?
下面我們還是先努努力把生的問題整得更明白點?!端仂`微蘊》云:“太真剖判,離而為兩,各有專精,是名陰陽。清陽升天,濁陰歸地;升天成象,降地成形;清則氣化,濁則質生?!鄙翘斓刂袣饫锩妾毩⒊鰜淼囊恍F陰陽,這團陰陽不會一直混沌在一塊兒,它們會像從種子里冒出的新芽一樣,從里面升降出來,清陽升天,濁陰歸地,形成一方獨立的小天地,然后再一點點化氣、生質,生長為各自該有的樣子。當生命的這團中氣開始成長時,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陰陽雖然順著本性運動了,但在整個過程中,陰陽得始終保持氤氳相交的狀態,否則這個生命體瞬間就會死掉,因為“獨陽不能生、獨陰不能成”。
我們之前一直說人體內的生命體系是陰陽圓運動,是吧?其實這個圓運動一直就是以人有喝水的前提來說的。如果沒有喝水,其實人體內的陰陽是成不了圓運動的。不喝水,心火不會是一片陽熱的云霧,而會是一群燥烈的熱氣;不喝水,胃陰不會是一縷清泉,而會是一大團黏稠的液體;不喝水,腎水也不會是一灣溫泉,而會是一片迂腐的沼澤地。不喝水,我們體內就會跟那滅絕生氣的火星一樣,陽一個勁兒地升,陰一個勁兒地降,陰陽天各一方,不久也就魂飛魄散了。
所以講到這,大家該知道我們除了吃飯外,還一定要喝水的原因了吧?很簡單,其實就是一句話——因為我們需要水來讓陰陽氤氳相交。
當我們去看病時,無論什么病,醫生總會讓我們多喝水,真正的原因就是水可以交通陰陽。我們知道人只要一生病,肯定就是圓運動轉著轉著出了問題,圓運動出問題本質就是陰陽不能正常相交,所以無論什么病,只要喝點兒水,水促進陰陽相交,各種不適便能暫時緩解。
本文摘自《瘋狂的傷寒論1》
(掃碼購書)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幽默睿智的語言解讀中醫經典之最——《傷寒論》, 融合古今名醫研習傷寒的精華,傳遞合而不同、立足臨床的學習 之道。秉承傳統研究《傷寒論》的六經辨證之法,從表至里,循序漸進,不遺余力地貫穿以精妙的圓運動思想,令中醫思維緊緊 地拴在一個圓里,展示出了一氣周游傷寒的精髓。解釋醫理和分 析經方交替進行,意在讓讀者領略《傷寒論》的嚴謹和實用,原本枯澀難明的《傷寒論》終于再次被賦予了全新的血肉和靈魂。
END 中醫出版 好書 從不會埋沒
版權聲明
本篇文章來源于微信公眾號: 中醫出版
原文鏈接:http://www.architecte-gap.com/91.html
=========================================
http://www.architecte-gap.com/ 為 “北京大禹水業” 唯一官方服務平臺,請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
產品介紹 2020-09-01
產品介紹 2020-07-27
健康飲水 2020-07-30
行業新聞 2021-08-13
產品介紹 2020-08-09
公司新聞 2020-07-10
行業新聞 2021-09-17
健康飲水 2020-07-10
行業新聞 2021-08-05
公司新聞 2020-08-24
小游客 2022年01月21日
小游客 2021年10月19日
小游客 2021年10月19日
小游客 2021年10月04日
小游客 2021年09月07日
掃碼二維碼
獲取最新動態